蒙氏数学教学总结

时间:2024-07-14 16:23:25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氏数学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1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影响,有意注意不稳定。那么,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怎样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导幼儿在感知、观察、操作等探究过程中获得经验,发展智力,激发好奇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呢? 我认为,应该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一个有效的数学教育目标应该是:目标的主题必须是幼儿而不是教师,也就是说目标的确立必须坚持以幼儿为主,从幼儿角度出发;目标应该涵盖知识经验、能力、态度、情感等多个纬度;目标应该是科学、具体、明确的;目标必须是适宜大部分幼儿近期发展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达到的,而不是最高要求。

例如:在小班 “感知3以内的数” 数学活动中,我以前的目标表述为:

1、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的实际意义。

2、学习按卡片的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物体。

通过网上远程学习和短期培训,我感到这个目标的制定过于单一,过于传统,仅仅只重视了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其他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有效教育目标原则和我在数学课的教学

实践,我把目标做了如下改动:

1、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的实际意义。

2、理解操作规则,给实物卡片匹配相应的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目标的确立或多或少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兴趣、智力、学习习惯、身心和谐发展等多方面的要求。

二、精心设计教学用语

教师教学指导用语要科学准确,条理清楚,有示范性和启发性。要使用符合他们理解水平的、富有情境性的语言,既要让幼儿听懂听明白,又不能啰嗦,颠三倒四。幼儿学习数学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而不是老师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老师,不能长篇大论,要给孩子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探索的时间。如在《送小动物回家--区分上下》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冬天,一场大雪把很多房子压塌了,小动物没有家了,有好心人帮他们建了新房子,你们看,新房子建在了什么地方?”(出示背景图)幼儿观察后回答:“有的在树上,有的在树下。”我接着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让你们送小动物回家,你想怎么送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我想送小鸟到大树上面的家”、“我送小狗到树下的家”等等,然后我又追问:“你们为什么要这么送?”孩子们说:“因为小鸟会飞,所以住到树上”、“因为松鼠会爬树,可以住在树上”、“小狗不会爬树,住在树下还可以帮小鸟看家呢”等等。在数学课上,教师的语言引导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重把握有效提问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考虑提问的内容、方式、艺术性等因素是否以幼儿为本,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是否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激起探索欲望。平时要少用像“好不好”、“是不是”,或者拿一个幼儿都认识的苹果提问:“这是什么?”这样是非式的无效提问,还要注意提问的适时、准确、科学。教师提问的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小班数学课上,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

1、描述式提问。小猴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小兔的尾巴是是什么样?

2、比较式提问。三角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

3、分类式提问。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另外,提问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在《比较多少》的活动中,我提了一个问题:“小黄猫为什么哭了?”一下把孩子的兴趣提起来了,他们仔细观察、讨论:“它的鱼少”,“小黄猫没有小蓝猫的鱼多”“它只有2个,小蓝猫有3个”“小蓝猫的鱼多,小黄猫的鱼少”等等。探索性、趣味性、启发性的提问,较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欲望,并适时引导他们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情绪愉快。

四、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数学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到小班孩子观察随意性很大,碰到什么就看什么,顺序紊乱,常常会有遗漏等特点,在课件的设计上要注重选用具体的实物、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动画卡通形象等图片,来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学习欲望。但因为孩子思维直观,因此课件界面、颜色不能太复杂,呈现的东西不宜过多,背景图片不能太花俏,要便于幼儿观察。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重点是体现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如我在制作小班数学课件《认识大小》时,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狗狗和肉骨头、猴子和香蕉,可爱的大狗、小狗,大猴子和小猴子等形象鲜明的画面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很轻松地理解了大、小的基本含义,为下一步的动手操作,给大狗、小狗,大猴、小猴送肉骨头、香蕉奠定了基础。

五、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幼儿都有效的“万能”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在小班数学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是:

1、直观法。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课件展示给幼儿,帮助他们理解来达到教学目的。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小班经常采用直观法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法。游戏本身就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由于小班孩子好

动,坐不住,所以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小班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分类》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带上各种水果、蔬菜的头饰,玩开火车的游戏,他们一边模仿火车的声音,一边跟着音乐开,到水果站了,水果们下车了;到蔬菜站了,蔬菜们下车了,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在《认识高矮》时,我组织幼儿玩高人走矮人走,他们一会垫着脚尖,一会蹲着走,本应枯燥的数学课堂不时传出愉快的笑声。游戏是幼儿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3、操作法。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经过自己动手操作才能有效获取。因此,操作活动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活动时一般采用:

(1)验证性操作。老师讲解、演示、归纳后,幼儿通过操作验证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例如在《1和许多》活动中,幼儿通过从小筐里先取苹果卡片,一次取一个;再一个一个放进去的操作,理解了许多可以分成一个 ……此处隐藏732个字……手拉起来,这样使幼儿明白了中间的图案必须有两个“朋友”——右边的数字和左边的圆点。也就是说中间的图案同时要伸出两根线条分别去连接右边的数字和左边的圆点,这时由于幼儿人数不多,所以人人都有机会参加游戏,在游戏中通过指导和强化,小朋友们一个个都理解并掌握了,因此在操作练习时,我只要稍加指导,孩子们便能领悟了,而且准确率比较高。能力弱的孩子也在集体活动中掌握了,并不像平时那样落后一大节。在这次活动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有所好转。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4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同时也广泛地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幼儿数学教育,是帮助幼儿建立与发展初步的数概念。理解初步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项工作。

20xx年3月24日,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到我园进行了一次《蒙氏数学》的培训。本次参与培训的人员有我园数学教研组的全部成员。

本次的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由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朱老师上一节《蒙氏数学》示范活动;2、我园数学教研组成员与教研员朱老师共同探讨数的概念,共同解决平时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本次的培训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是让自己对《蒙氏数学》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深一层的理解。其次,也让自己对数的概念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向教研员提出了自己在平时进行《蒙氏数学》的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还与教研员、我园数学教研组成员共同探讨了教学中的方式和方法。

本次的数学教研培训活动为我们教师很好地解答疑难问题之余,还为我们系统地梳理了对数的理念。非常感谢园领导的`重视并给予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5

蒙氏数学最大的特点是从生活情境入手,将幼儿应掌握的数学知识渗透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操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粘贴、剪切、涂画、连线等。而且操作的环境轻松自由,操作的活动符合幼儿兴趣,体现了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操作性、趣味性、生活性,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开展一节成功的蒙氏数学活动?线上游戏如何开展才能更好的吸引幼儿?交流小结如何做到通俗易懂?开课初期,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又没有学习经验,无论是线上活动、分组活动、操作活动都非常的困难,让我们头疼,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孩子们知道了蒙氏常规的要求是什么,而且在专注力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还根据本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发挥“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教育理念,让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年龄小的幼儿,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作为一位蒙氏数学老师,我觉得首先应该脱离死板教学,将角色转为幼儿学习的辅导者,同时教师的言行对于孩子是最好的示范者,所以蒙氏老师不仅是辅导者,也是示范者,我们应该有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蒙氏数学不是学习简单的操作工具,而是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要让幼儿参加实际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体验其乐趣。

以上是我对蒙氏数学的一点反思,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操作活动中,我会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对孩子做数学启蒙,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6

4月份第二周,我园做了一次全园性的蒙氏数学教研。目的有两个层面,一是提高蒙数老教师的做课能力,充分体现我们的园本课程的优势;二是加强新老师学习,让新老师了解我园的园本课程蒙氏数学的课程理论,上课流程,学习方法。教研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优秀老师做蒙氏数学示范课

第二阶段:集体评课及蒙氏数学课程培训

第三阶段:中小班数学老师蒙数听评课。

在第一阶段,优秀老师蒙氏示范课上,分别安排了赵老师的感知数位,杨老师的数量结合,王老师的平行四边形。从三个示范课上看,老教师对蒙氏数学上课的流程及蒙氏数学的课程理念掌握的比较到位,都能从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入手,让幼儿感知,体验,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各班的常规很好,幼儿的操作能力很强。杨老师和赵老师数学语言严谨,课程各环节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给老师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几个今年初次带蒙数课的老师,和从大班调到小班的老师,他们感到蒙数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小慧的平行四边形课有点偏离重点,没有能够让幼儿自主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但她在活动结束后的自评中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小慧在操作活动中试图挖的再深一些,虽然没有成功,但想法值得表扬,并且也使听课老师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示范课听课完毕以后,所有蒙氏数学老师及新老师利用一中午的时间进行了集体评课和蒙氏数学学习。在评课过程中,除曹宁,杨思,杨丽等几位评课好的老师以外,王小慧,李思雨,赵旭娟的评课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评课后的蒙氏学习首先结合优秀老师的示范课,然后再结合蒙氏课程理论,从蒙氏课程的理念,蒙氏课的模式及基本流程,操作的类型及操作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典型课程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学习(有具体文稿和课件,这里不再详述)。学习完毕,对老师进行了要求,并安排了下一阶段的中小班蒙数听评课。

其中,小一班李瑞,小二班曹宁分别作了“2的形成”。李瑞是新老师,能够把活动流程模仿下来,但顾不上孩子,只管自己走流程。并且没有突出活动重点“1个再添

上1个就是2个,用数字宝宝2来表示。”;曹宁把重点突出了出来,但语言不精练,操作时落入了指令性操作的误区,不能给幼儿以思考的时间。小三班肖灵做的“感知三角形”,能利用线条拼摆的方式让幼儿感知三角形的三个边做得很好,但幼儿对角的感知方面做得不太到位,而且也出现了“保姆式操作”,不敢放开手来让孩子们发挥。中三班刘宁讲的单双数,问题主要存在于语言表达不够严密,目标定得有点太高,不符合本班幼儿情况等。另外还有立棉的“认识20以内的数字”,小慧又做了一次“10以内的倒数”等,均存在重点不突出的情况。而思雨老师做的“5以内的数量结合”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课,不仅能够用多种材料让幼儿感知数的抽象性,而且能够授予幼儿观察事物的顺序、点数的顺序及方法,最后还以游戏的方式把活动进一步深入到“按数取物的”层次。

这一轮听评课结束后,我给老师们作出一些园本课程包括蒙氏数学,帮我早读,洪恩英语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我们园园本课程的优势进一步发扬。(注,在四月初我们已经进行了帮我早读的教研,让全体带帮读的老师听了赵庆芳老师从蓝天幼儿园带来的帮读课教学模式,充分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利弊,并给各班做出了要求,让各班把这种模式在晨读,坐车幼儿走了以后这段时间抓起来。

另外,我们在两个学前班进行了一次模拟小考试,目的是发现我们在幼小衔接文化课教学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考试题目比较简单但面比较宽,因为是第一次考试,要求也比较松。考完之后,我及时组织老师进行了“幼小衔接教研”,总结出了以下几点:1)拼音方面学二班没有问题,学一班存在幼儿拼音书写不规范的问题;2)数学方面还需要把学习面放宽,加强幼儿对各种题型的练习;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要进一步规范;

3)要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书写速度,答卷技巧。

《蒙氏数学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